当前位置:首页->综合新闻->正文

综合新闻

湖艺学子寻宝云课堂!

作者:许萌编辑:赵玉芳出品部门:旅游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点击次数: 8

有同学举着蟠龙纹样线索卡,像解开立体拼图般锁定曾侯乙尊盘;有同学拿着青铜熏侧影照片,竟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空气动力学应用实物;有同学对着盘曲尖角反复比对,最终找到铜建鼓座......为迎接2025年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,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多部门开展“拾遗荆楚 询问长江”系列公益活动。5月16日,我校旅游学院2024级旅游管理专业的5名学生与1名教师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,在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展厅参与“十大工艺之最”主题直播 ,通过文物寻宝、情景讲解、科技解密等创新形式,向全国观众展现战国时期工匠智慧。IMG_256

活动现场,省博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江旭东博士现场发布10件“工艺之最”文物线索卡。

IMG_257

范文康同学拿到的是一张小蟠龙的正面图片,按图索骥,最后找到了湖北省博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曾侯乙尊盘。这件尊盘是最精美、最复杂的一件青铜器,代表了先秦时期青铜器的最高制作工艺。

IMG_258

李玉涵同学拿到的是一张扣合在一起的青铜器侧边照片,通过寻找,找到了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青铜熏,这件铜熏也显示了古人们对于空气动力学原理的充分认知和运用。

IMG_259

王雨婷同学通过一段青铜器上的铭文照片,找到了重达327.5公斤、容量800公斤的先秦时期最大的一件青铜酒器:铜尊缶。

IMG_260

郑旻昱凭一个盘曲的青铜动物造型的一个尖角,找到了代表着先秦时期青铜器艺术造型巅峰之作的铜建鼓座,也被戏称为是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条龙的青铜建鼓座。

IMG_261

孙胜蓝同学拿到的图片展示的是一件青铜器侧面的铜环,通过提示,找到了一件铜炉盘,这是曾侯乙展厅内的青铜器里被修复过次数最多的一件青铜器,说明这是曾侯乙生前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件器物。这件铜炉盘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烧烤盘,出土时盘底有木炭,盘上还有一条鲫鱼。

IMG_262

许萌老师此次的角色是用曾侯乙夫人的身份介绍先秦时期最大、最重的一件金器,许萌老师化身“曾侯乙夫人”,手持 金盏(2156g)演绎战国礼器使用场景。

直播课堂中,文物专家江旭东博士通过现场讲解、答观众问、视频展示等多种方式,重磅发布了10件曾侯乙展厅内文物的“工艺之最”。江博士将运用数字显微镜、3D建模等现代技术,揭秘文物背后令人惊叹的黑科技,让志愿者直观感受到战国工匠的精湛技艺,以及中国古人敬畏大地、神明和祖先的丰富精神世界。

IMG_263

本次活动在央视频、长江云、湖北日报、青春湖北、湖北文旅、湖北文物、湖北省博物馆、湖北教育发布等官方网站及重点网络平台同步直播,共吸引了超500万网友的观看讨论。

IMG_264

“铜熏炉的镂空设计竟暗含流体力学原理,古人的智慧远超想象!”旅游学院2022级李玉涵感叹。带队教师许萌表示:“通过显微镜看到青铜纹饰的0.2毫米错金工艺,这是教科书无法呈现的震撼。”

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环节,将书面知识转化为具象认知,进一步加深了旅游学院学生对于楚文化、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,对提升学生们的专业认知度、提升审美能力、提升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。

当前,学校正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,各学院各专业深入企业、市场调研,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力争有针对性地培养行业、产业、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,服务湖北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。